Disease prevention
发布日期:2025.09.09 浏览次数:5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指在创伤、感染、休克等急性危重病时,发生的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出现发热、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体温升高、高代谢状态(高耗氧量、高通气量、高血糖等)、高动力循环(高心排血量和低外周阻力)等症状和体征。 危重病人因机体代偿性抗炎能力降低和代谢功能紊乱,最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病因
感染和组织损伤等非感染因素能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如果机体免疫功能较强,能够将炎症反应及时局限并清除细菌或者异物,但如果机体免疫功能较差,炎症反应不能局限,则会导致炎症介质失控性释放,从而引起的机体促炎-抗炎失衡的全身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损伤自身组织。
好发人群
危重症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机体抵抗力及代偿性抗炎能力低下,代谢功能紊乱,修复能力弱,容易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症状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主要是机体在遭受组织损伤或感染毒性物质打击时产生的过度应激反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过度炎症、高代谢状态、高动力循环三大特征。严重者并发心脏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饮食
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汤面、粥等,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宜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因为维生素C和E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如肉糜等,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必须保证能量供给,同时要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胃肠道比较脆弱,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造成胃肠道出血或穿孔。
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减少细菌、毒素及坏死组织激发炎症反应的作用。
减少各种刺激性因素对机体的打击,缓解应激反应。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免疫功能低下者流感季节应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