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 therapy
发布日期:2025.09.10 浏览次数:41
腱鞘炎
腱鞘是个类似套筒的管道,肌腱在腱鞘中滑动。当关节大量重复运动,肌腱和腱鞘间摩擦加剧,可能形成无菌炎性反应,引起疼痛和关节卡顿。腱鞘炎引起的疼痛,通常集中在大拇指根部,以及手腕的桡侧,也就是靠近大拇指一侧。过去,这个病集中在手部运动比较频繁的手工从业者。现在不用说了,大家都每天玩手机,谁都不比谁强多少。家务比较繁重的家庭女性,特别是新妈妈,也是高发群体。因此它还有个别称——“妈妈手”。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腱鞘炎,可以通过握拳尺偏试验来自测一下。将大拇指握在掌心,腕关节加力下压,看大拇指这一侧的手腕是否感觉疼痛。
腕管综合征
人的手腕有个通道状结构叫“腕管”。因为外伤、劳损、感染等原因,腕管可能出现狭窄,导致内部的正中神经受压。腕管综合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掌跟和手腕区域的针刺样疼痛和麻木感,有人也形容为“烧灼感”。过去这个病的高发群体是餐饮业的白案师傅,再就是家庭妇女。如今扩展到频繁敲键盘点鼠标的上班族,也就是俗称的“鼠标手”。还有些热衷徒手健身的朋友,做俯卧撑时没有注意腕部姿势,也比较容易引发这个毛病。如果怀疑自己存在腕管综合征,可以用手指叩击有症状一测的手腕,如果感觉症状有所加重,腕管综合征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这类疾病的早期,可以采用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针灸、康复锻炼等方式治疗。如果已经出现严重的肌肉萎缩和手部功能异常,就可能面临手术。
TFCC损伤
TFCC的学名叫“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位于腕关节内,是一组由纤维软骨和韧带构成的复合结构,由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尺侧延伸,覆盖尺骨头。TFCC可以传导尺腕关节间的轴向应力,吸收部分负荷,为尺桡关节的旋转提供稳定性。同时为腕关节尺侧提供支撑,缓冲和传递腕关节轴向压力。有的科普里说,这个结构比较类似膝关节半月板。其实它的结构比半月板还要复杂,也很容易受伤。比较多见的是急性外伤引起。比如网羽、高尔夫、棒球等项目中手腕突然扭转、交通事故时手被车把或方向盘猛烈牵拉、挥拳击打重物等。
还有一类则是长期积累的慢性劳损。其中有桡骨远端骨折病史、尺骨正变异,尺骨撞击综合征等的病人多发。这个比较高发的是健身党群体:撸铁时重量过重或者手腕姿势不当,俯卧撑做太猛之类的。以及木匠、建筑工人等体力劳动者。慢性劳损的初始症状并不明显,轻微的不适经过休息也可以恢复。但当损伤长期累积,就可能引发质变。TFCC损伤比较显著的症状,就是腕关节尺背侧,即小拇指一侧疼痛,旋转时弹响。抓握物体、手腕尺侧偏转、手腕过伸位及前臂旋转时疼痛加重。这不仅会影响持握和负重,也难以完成撑床撑桌子等支撑类动作,以及打方向盘、开门锁、拧毛巾之类的旋转类动作。结合病史和相关症状,适当运动能增加手掌及手腕部的肌肉力量,增加腕关节的稳定性,有效降低TFCC损伤的发生率。同时,在锻炼前充分做好热身,动态拉伸小臂肌肉,活动腕关节。同时避免过度训练,合理控制腕部的负荷。
腕部骨折
导致手腕骨折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摔倒、坠落时手部突然撑地。其中以舟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最多见。舟骨是腕关节的一块小骨头,靠近大拇指根部。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形态看起来像一艘船,觉得也像一颗花生米。比较典型的症状是腕关节桡侧,也就是大拇指一侧的肿胀和疼痛,同时腕关节活动受限,腕关节难以完成背伸,也就是手掌上翘的动作。同时,当你大拇指上翘时,手指根部和手腕的连接处通常会出现一个凹陷,叫“鼻烟窝”。
舟骨骨折后,这个凹陷往往会变浅甚至消失,按压这个位置会造成强烈的疼痛。相对于舟骨,桡骨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就是我们小臂靠外侧,也就是大拇指一侧的骨头。倒地时撑地,也可能导致其远端骨折。除了局部肿痛外,这类骨折往往还会出现关节形态异常,活动时出现骨骼摩擦的声响等。当然,导致手腕疼痛的原因还有很多,除了上面说的,还包括滑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等等。具体是什么原因,医生会进行几种体格检查加以综合判断,相关的影像学检查也必不可少。最后祝大家远离腕关节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