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电话:027-68865483

饮食与健康

Diet and health

白露时节的润燥养肺之道

发布日期:2025.09.10 浏览次数:55

   白露时节,中医饮食如何 “润燥养肺”?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165°,暑热渐消,秋风渐起,昼夜温差拉大,空气中湿度降低,气候由 “湿热” 转向 “干燥”。从中医角度看,白露的核心气候特点是 “燥”,这种 “燥邪” 易伤肺津,引发身体不适,因此饮食调理需围绕 “润燥养肺、健脾固肾” 展开。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白露时节,燥邪从口鼻而入,最易侵犯肺脏,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人们常出现口干舌燥、咽喉干痛、皮肤干燥脱屑、干咳少痰、大便干结等 “秋燥” 症状。同时,秋季对应五行中的 “金”,肺属金,而 “金能生水”,肺津充足则能滋养肾水;若肺燥津亏,日久会影响肾的功能,出现腰膝酸软、乏力等问题。此外,夏季脾胃功能多因暑湿有所减弱,白露后若饮食不当,也易加重脾胃负担。因此,白露饮食需遵循 “滋阴润燥、养肺健脾、顾护肾气” 的原则。

从具体饮食选择来看,应优先选用 “甘润” 之品,通过温和滋补的方式补充津液,避免食用辛辣、温热、油腻之物,以防加重燥邪。

一、首选 “白色食物”,以肺补肺

中医有 “五色入五脏” 的理论,白色对应肺,白露时节适当食用白色食物,可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梨:性寒味甘,能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是缓解秋燥的经典食材。可直接生食,也可与川贝、冰糖同炖,适合干咳无痰、咽喉干痛者。但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者建议煮熟后食用,减少寒性。

百合:性平味甘,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可与莲子、银耳同煮成羹,或加入米粥中,适合肺燥干咳、失眠多梦的人群,尤其适合秋季情绪易烦躁者。

银耳:被誉为 “平民燕窝”,性平味甘淡,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与红枣、枸杞、冰糖搭配煮成银耳羹,不仅能补充皮肤水分,还能改善秋季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的问题。

山药:性平味甘,既能补肺气,又能健脾胃、固肾气,是白露时节的 “全能食材”。可蒸食、煮粥或与排骨同炖,适合各类人群,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肺虚久咳者。

二、搭配 “滋阴食材”,补充津液

除白色食物外,一些滋阴润燥的食材也能有效缓解秋燥,同时兼顾脾胃和肾气。

蜂蜜:性平味甘,能补中润燥、缓急止痛。每天清晨用温水冲服一杯蜂蜜水,可滋润肠道、缓解口干,还能帮助改善秋季皮肤干燥。但需注意,蜂蜜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需慎用,且不宜用沸水冲泡,以免破坏营养成分。

微信图片_20250910110820.jpg

芝麻:性平味甘,能补肝肾、润五脏。《本草纲目》记载芝麻 “补肺气,益肝肾,润肠胃”,白露时节食用黑芝麻,可制成芝麻糊、芝麻粥,或撒入菜肴中,既能缓解皮肤干燥、头发干枯,又能滋养肾气,适合中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

微信图片_20250910110756.jpg

莲藕:性寒味甘,生藕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熟藕则能健脾开胃、益血生肌。白露时可将莲藕与排骨同炖,或凉拌藕片(脾胃虚寒者建议熟食),既能补充津液,又能健脾补虚,避免秋燥损伤脾胃。

微信图片_20250910110810.jpg

三、规避 “禁忌食物”,减少燥邪

白露饮食的 “减法” 同样重要,以下几类食物需尽量避免:

辛辣刺激之物:如辣椒、生姜、大蒜、花椒等,这类食物性温热,易助燥伤津,加重咽喉干痛、干咳等症状。

温热补益之品:如羊肉、狗肉、鹿茸等,秋季不宜过度进补,尤其是白露初期,气候仍有 “余暑”,过早食用温热补品易导致 “上火”,加重秋燥。

油腻生冷之物: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消化功能;生冷食物(如冰饮、生鱼片)则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腹痛,不利于秋季脾胃功能的恢复。

  此外,白露饮食还需注意 “少量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增加脾胃负担;同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但应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水,让身体慢慢吸收津液。

  总之,白露饮食的核心是 “顺时应景”,通过甘润、滋阴的食材滋养肺津、健脾固肾,同时规避辛辣、温热之物,才能有效缓解秋燥,为冬季的健康打下基础。正如中医所言 “秋冬养阴”,白露正是养阴润燥的关键时期,合理饮食才能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


医院地址:武汉市青山区红卫路吉林街20号
电子邮箱:whsdjyy2009@163.com
投诉电话:
027-68865299 027-86551720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武汉市第九医院 鄂ICP备05009936号